心如刀割
【解释】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声泪俱下
【解释】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出处】《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泪如雨下
【解释】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处】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
痛心疾首
【解释】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
痛彻心扉
【解释】“彻”有拆毁毁坏的意思,“扉”则是门户的意思。连起来就很好理解了,痛,毁坏了保护内心的门,也就是痛这种伤害,直接冲击到内心的最深处,形容非一般的痛。
痛不欲生
【解释】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宋·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顿足捶胸
【解释】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出处】元·无名氏《白兔记》第十四折:“他那里醉朦胧语言都不省,只获得顿足捶胸也,短叹长吁千万声。”
呼天抢地
【解释】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深恶痛疾
【解释】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哀痛欲绝
【解释】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炊臼之痛
【解释】比喻丧妻。同“炊臼之戚”。
【出处】清·查为仁《莲坡诗话》卷中:“辛丑仲春,余遭炊臼之痛,同人和悼亡诗甚多。”
悲痛欲绝
【解释】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例句】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悲痛欲绝。
剥肤之痛
【解释】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创巨痛仍
【解释】指创伤深重而悲痛长久。亦作“创钜痛仍”。
【出处】唐·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创巨痛仍,号于穹旻。”
额蹙心痛
【解释】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
【出处】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切齿痛心
【解释】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
切齿痛恨
【解释】形容愤恨到极点。
【例句】饱经战争创作的人,对侵略者是切齿痛恨的。
深恶痛嫉
【解释】嫉:憎恨。极其厌恶、痛恨。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揭开了‘以华制华’的黑幕,他们竟有如此的深恶痛嫉,莫非真是太伤了此辈的心么?”
深恶痛绝
【解释】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痛定思痛
【解释】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痛贯心膂
【解释】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岩肖之先君光禄,靖康间为京城守御司属官,尝以守御策献之朝,而议者沮之。京城失守,督将士与虏战,遂以身殉国。及归葬日,公为挽诗……岩肖每一读之,痛贯心膂。”
痛入心脾
【解释】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女儿]饿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亲看着,伤心惨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
痛心拔脑
【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伤心欲绝
【解释】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欲哭无泪
【解释】 想哭可是没有泪水、哭不出来。它代表了一种焦急、忧虑而又无法溢于言表的复杂感受。
痛不欲生
【解释】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宋·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忧心忡忡
【解释】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出处】《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悲痛欲绝
【解释】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例句】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悲痛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