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凸透镜成像教学反思(4)

凸透镜成像教学反思(4)

时间:2013-12-06 作者:黄子杰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五.通过这次实验我觉得在今后的实验中要也要注意。
    一.用蜡烛做实验比较清楚,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蜡烛太长不稳,一个班练一节课后就不能再用,如剩下4厘米时就根本不可能在光屏上成像,蜡烛,凸透镜,光屏无法在用以高度,造成浪费极大,还有环境污染,点燃后,桌面上的蜡水凝固后比较难清理,再者开窗户遇到风天光屏上所成的像也不稳定。改进方法:
    1.为了做实验时蜡烛的稳定,我们做了一个套管将蜡烛放在里面,套管总长5厘米。买的蜡烛15厘米,而凸透镜的高度10厘米,为了这个实验将蜡烛切去5厘米,这样只剩10厘米,一个班练一节课后蜡烛的高度只剩5厘米长,这时我将切下的5厘米蜡烛底端烤一下,对接在套管的蜡烛上,再将蜡烛重新点燃。学生又可以使用了
    2.污染环境,点燃后,桌面上的蜡水凝固后比较难清理。改进方法,要求学生在蜡烛底下垫上纸,蜡烛动纸动
    3.遇到风天蜡烛的火焰左右摆动成像不稳定。解决方法要求学生用书遮挡即可。
    4.选用的透镜焦距要大 在作这次中考实验时,要求放大的像作2次,缩小的像作2次,可如果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只有5厘米,在5厘米的范围内要移动2次,当然像移动的距离也要小,学生第二次移动蜡烛2厘米,这是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没有多大变化,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误解,是不是这是不用再移动光屏,就直接记录像距,所以我认为选用的凸透镜焦距要大。
    5,对于光屏上所称的像变大,变小;放大,缩小的区别。像变大,变小是跟原来的像相比,像放大,缩小是跟物体相比,这一点应给学生交代清楚因为它基本于实验,有高于实验,有了这个更进一步的探究过程,澄清了学生头脑中的模糊概念,呈现了正确的结果,学生将这个结果与自己的实验结果相对比,可以再次强化自己在实验中隐隐约约的一些感情,在对比中再次体会研究的乐趣。享受知识获得的愉悦。


篇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他们的学习为主,我的教学为辅,备课过程中自认为这是一节生动、精彩、顺畅的课,而且可以当堂达标,可是在进行时却出现了一些小插曲。
   本科开始以猜想“凸透镜成像和什么因素有关”为开始来引入新课,这一部分进展的还算顺利,在多种猜想中“与物距有关”这种猜想得到了多数同学的赞同,我 很满意,接下来就乱套了,我问了一句,你们想知道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吗?学生兴奋了,他们认为将要做实验了,都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蠢蠢欲动,在我还没 来得及介绍实验器材,学生就开始摆弄自己的实验器材了,这节课的器材本来就有趣,学生的小手已经在光具座上滑来滑去了,我心理知道这时候该镇压一下了,在 我的高声呐喊下,大家总算安静下来了,但还是能看出来他们的心思还在器材上,于是我说了一下这节课的重要性,要有一定的准备才能将实验做好,这样,大部分 同学终于静下心来听讲了,当我介绍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后,大家终于可以做实验了,在试验过程中,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有负责记录的,有负责做 实验的,还有负责观察、分析、总结的。在他们的交流、合作学习中,我看到了90后学生拥有的自信、阳光、善于表达,同时我也感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是多么的 重要。但我还是有些担心,这节课是本学期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他们自己学习能完成任务吗?会不会是表面会而实际还不会呢?实验结束了,我的担心是多余 的,学生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的非常的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之后的随堂检测中,大部分学生也完成的很好,只有少数几名学生掌握的还不太好,对于这样 一节难于理解的课,学生能掌握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好了,对于掌握不好的学生,我还可以利用充分的练习来加强巩固,完成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