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凸透镜成像教学反思(3)

凸透镜成像教学反思(3)

时间:2013-12-06 作者:黄子杰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篇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对实验给与高度的重视与强调,《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其中两个问题,一是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条件。二是 探究凸透镜不完整时对其所成像的影响。看似简单的实验,如何让学生掌握,操作的得心应手呢?这是我们每个教师所思考的问题,我对这个实验做了这样的安排。
    一.介绍实验器材的名称
    一个实验器材不管他有多么简单或复杂,学生连它的名称都不知道,根本无法做实验,虽说初二做过了这个实验,但当时是初学物理,加之时间长学生影响不深,所以要认真介绍实验器材,这有助于学生观察了解物理事实的发生过程,有助于理解与建立概念。
    二、 介绍个器材的作用
    在介绍器材时,要选用简明准确的用语,在介绍完各器材的名称后我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学生对整套实验装置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知道什么是物距,相距和焦距。和光具座上自带的刻度尺的作用。尤其是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的焦距是不一样的,这在工厂制作过程中就确定好的,当然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测定焦距。但我们这次实验暂不需要(我校当时统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都是5厘米)加深学生的印象介绍完后我用学生的实验器材,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我们这次实验,干净利索,学生说老师你仅用了3分钟,我说你如果掌握了也一样,学生看到老师的操作后,做到心中有数,实验的信心增强,这给我们实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 让学生知道我们这次实验探究的内容
    这次实验可以分段为“u>2f,2f>u>f”这两个实验。我首先布置实验任务,请同学利用试验其次通过调节蜡烛(也就是物体)的位置,在光屏上至少接收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并把此时的物距和像距记录下来。学生带着疑问投入到实验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停地穿梭在各实验桌前,问题出现了,在光屏上所称的像根本不清晰,但他认为已经是放大的像了,我让他继续前后微调光屏,直至出新了清晰的像,这是学生也露出满意的微笑。当然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实验中要注意调整“蜡烛的烛焰,透镜的光,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但有的同学在光屏上接收不到像,这就要提醒学生在调光屏的高度,每个学生都进行完实验,从记录的物距和像距两个数据,找出成像的规律,这时有的学生已得出:
    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成缩小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这正是我们这次实验要得到的结论。
    紧接着在原有的实验中我又增加了第二个实验,《探究凸透镜不完整时对其所成像的影响》
    有了之前那个实验,这个实验不在话下,这时就已经有学生提出,直接用刚才的实验,只要遮挡就可以了,只要再将观察到的像记录表格中。#p#副标题#e#
    四、让学生总结这次试验中你应该怎么办
    通过总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加深影响,并且再下一次实验中改正前一次的不足,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在总结中学生从实验中观察到,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变小,则像距越大,像变大,一倍焦距以外,蜡烛从远处向近处移动时,光屏应逐渐向后移。我不失时机的给与肯定,结论的获得,更加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总结中学生还提到,在光屏上成的像还没有清晰,也只能算作光斑就开始揭露数据,现在知道做实验只有心细,不大胆也不行,一定要前后移动光屏,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