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3)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3)

时间:2013-11-26 作者:张雨心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篇四: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关键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前上《平面镜成像》时,通过教师演示平面镜成像,学生很容易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可节省大量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作图训练等。单从掌握知识角度来说,效果可能要好,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
    采用“探究式”教学后,通过给学生创设平面镜成像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都有学生完成,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并且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会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样去探究了。
    探究实验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手段,由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比较抽象,所以在引课时,让学生回顾平时照镜子的情景,镜子后面有一个真的“你”吗?镜中的”你”和真实的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当你靠近和远离镜子时,镜中的“你”又是怎样变化的?大小变了吗?让同学带#p#副标题#e#着这些问题去实验,去观察实验现象,有利于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平时照镜子时,误以为离镜子近,镜中的像就大些;离镜子远,镜中的像就小些。通过探究,发现并非如此,这也有利于纠正早已存在人们脑子中的一种错觉。
    上这节课的实验时,实验器材大都是学生自己准备的,然后按照书上的探究步骤完成实验,由于各小组学生用的玻璃般薄厚程度不同,用厚玻璃板的学生在实验时观察到玻璃后面有两个蜡烛的像,前后两像距离与玻璃厚度差不多;有的组学生由于玻璃放的不与桌面垂直,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玻璃板前面的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以及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等等,这些现象,如果不是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观察,是不会看到的,也提不出此类问题,对今后习题中出现的此类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去答,但是学生动手实验后,针对观察到的现象,实验中的疑问,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就会迎刃而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同时还解决了一些学生难以理解、接受的问题。
    本次实验是学生第一次自己动手实验,个别小组只是好奇观察所成的像,没注意到后面蜡烛所放位置是否与镜前蜡烛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导致物距和像距测得不准,有的忽视了探究像与物连线与镜面的关系,使实验流于形式,得不出自主实验的结论,而多数学生的实验在教师引导,点拨下进行的比较顺利。由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较慢,后面显得时间有点紧,平面镜成像作图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这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通过不断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取得最好的课堂效果。


篇五: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

    因为大家每天都照镜子,所以用一面大镜子叫学生检查自己的容貌这种创设情景的方法引入新课比较自然和顺利。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上,在开始上的第一节课上由于教师给的范围过于宽泛,使得有些问题不着边际,在后面上的课堂上教师注意了引导,就顺利多了。
    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虚像转换成为蜡烛,并且测出物距和像距比较顺利,得出结论后,学生认可程度较高。但是后面的观察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时,仅仅通过观察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学生认可程度不高。所以我及时将教案作了修改,增加了用两枝大小相同的蜡烛来做实验的探究环节,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这一难点的突破,对于问题“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会不会变化”也就迎刃而解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