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作文网 -中小学原创作文中心。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怀念狼读后感

怀念狼读后感

投稿时间:2017-08-05 10:48:42 作者:李晓光 分类:话题作文 来源:书通网 我要投稿

贾平凹自投入创作以来,在文坛享誉盛名多年。他一直以“农民”自诩,因此,在其作品中时常散发出浓烈的“农民气息”,流露着眷眷的“乡土情怀”。而《怀念狼》是贾平凹在新千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出版不久颇受争议,但却是“茅盾文学奖”的入围作品。据他所言,这部作品苦著三年,历经四次修改方得以完成,终将在世纪之交在《收获》杂志第三期发表,并于六月以单行本形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怀念狼》这部小说仍承袭了贾平凹的“商州情结”,它叙述的是在如今这样一个的对欲望疯狂追求的时代,“我”因去商州采访,知晓了商州“狼”的故事以及15只狼的存活,于是好奇难抑,因缘际遇,与失去音讯的娘舅,前捕狼队队长傅山及其前属下烂头外出追寻狼的“芳踪”而发生的惊心动魄,险象环生,诡事不穷,异象不断的旅程,其间虚实相间,寓意丰饶,是一阙寻找生命契合点,寻找生命本位的祈歌,也展现了作者将内心感受和体验进行艺术处理的技巧的圆熟,颇有批判欲望俗世,浊流混世的生存现实的况味。而且这部作品颇具寻根文学的承继意味,尽管寻根已非时下流行的文学节拍,但它确实痕迹卓著,处处余香萦绕。
  “生活有它自我流动的规律,日子一日复一日地过下去,顺利或困难都要过去,这就是生活地本身,所以它混沌又鲜活。”贾平凹如是说。 “狼”是贾作品中极其钟爱的典型象征意象,也是此作品意欲表现的核心,象征着作者潜存的价值体系和生活秩序的愿望。这样的寓示意象,具有惊魄的讽喻力量,有助于令人感受到更深刻的生活现实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所面临的价值危机和道德沦丧困境。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内容指向和意蕴指向,《怀念狼》也不例外,在作者积蓄三年,修改四次的情感激潮中,他所追求的物质或精神领域方面的对生命及其本位意蕴由轻浅转而浓重,由鸿毛浮游转而重于泰山,真谛也便由此孕生。从某个角度而言,这部小说可以称为是一部中国现代尤其是建国以来发展与阴霾的“家史”,也可以称之为是一部自然生态的“泣诉史”,甚至可誉为一部人类生命真谛的“史书”。
  ——关于中国现代的家史
  从某一部作品中探求出中国家史的痕迹实属难得之见,这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未必能提炼。这部小说俨然是一部中国的家史,且这部家史中饱含辛酸与苦涩,也体现了人与历史的契合的轨迹的缜密。雄耳川已非一个地志名,她幻化成人类地影子,晃动在历史地轨道上。从开篇的安居乐业,到后来的遭遇狼患匪患地毁灭殆尽,至末尾的重现生机,这其间经历着怎样的变改,又跌宕出怎样的异事奇象,灵魂又是如何由“人——狼——人狼” 发展,所有的这些似乎都是幻梦。初始的安居犹如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生活,虽不富足,却平静有朝气;遭遇狼患匪患宛若“文革”的狂风暴雨的侵袭再现,使刚发芽嫩绿的大地染霜而蔫,几近殆尽而枯竭;重现生机,更如改革开放前的春风拂面,希望的种子就此撒下,蕴育,成长。虽然文章没有清晰标记雄耳川重获生机的荣景,但她在探索,在寻求一条生活的光明之道。
  ——关于自然与人的生命
  “环境保护或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是为了人类能更好地生存,因此,环境保护地底线原则,就是不能通过牺牲人地利益或伤害人地生命来维护环境地生态平衡,甚至,当人与伤害人地自然力量的冲突达到你死我活的程度的时候,真正人道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生命和价值高于一切。”⑥环保作为当代中国的主要课题已经被浓妆彩抹得呛鼻,且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突现这一领域之作罕见,《怀念狼》便是一部好之又好的警戒意义强烈的佳作。作品中并非通俗浅显地将作者的环保意识剖白,而是通过偶尔的一两句点明,也通过描写狼与社会的依存,狼与人的斗争,以及最终的“狼取胜人”还是“人取胜狼”的迷惑来警告世人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生命进行终极关怀,呼吁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复归。随着情节的推演,作者也由一个俗世夫子“突变式地成为了一位生态环境保护主义者”。⑦狼群仍存时,尽管人人闻狼色变,但野生动物矫健如飞,人、狼、自然,和谐且富于生趣;狼消逝后,猎手生活变得淡言寡味,百无聊赖,只能以赛狗捕兔消遣烦扰,只能在闲聊中追忆似水年华,追忆往昔峥嵘岁月,追忆“与狼共舞”的美好,身体也日趋衰老,虚弱,神情恍惚,直至“萎缩在炕上”,普通百姓也只能在哄骗中淡忘一切。狼的存在俨然成为猎人们拾掇生命意义的良药,成为拯救者的意象。在传统观念中,狼的凶残令人为之悚然,而今,“狼是要受保护的”,且狼竟然成为孩子逗引的玩物,这一切,无不显示着自然无声的哭诉,是人类充满血腥的刽子手导致了众生颠倒,导致了这一幕幕可笑又沉重的悲剧,显示出作者忧心忡忡的生态意识。除此外,“我”对父母双亡的狼崽的态度,也足以证明作者心中的生态之火。面对孤苦伶仃的幼狼,不忍弃之荒野,任其自生自灭,便抱养于身。殊不知,这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干预,,一种破坏。相比之下,傅山更懂生态之道,悄然将狼崽带离尘世,返归自然,让其在大自然的庇护下保持应有的本性。还有,老道士与狼疗疮之举动,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作者心中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体现了作者对人的自然与社会本性复归的内在追求。

书通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